实践教学:重温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汲取奋进力量 ——陈国柱故居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5-28浏览次数:7568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5月25日下午,助产2001、2002班的全体同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郑秀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莆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国柱故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陈国柱故居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位于群山之间,这是一块革命的红土地。作为哺育培养出闽中党组织卓越创始人和烈士的故乡,解放前先后有30多位革命先烈加入到英勇救国的队伍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国柱和烈士陈国桢孪生兄弟的出生地。

陈国柱(1898-1969),参加革命后更名为廖华,是中国共产党福建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他最早在莆田发展共产党员,并创建了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点燃了闽中革命烈火。陈国柱曾任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仙游县委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厅长、旅大行政公署民政委员会主任、关东行署委员兼义管会主任。福建解放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教育厅副厅长。1951年调中央文史馆任办公室主任兼参事。1954年起任国务院参事直到1969年逝世。

 陈国桢(1898-1949),陈国柱孪生胞兄。“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莆田抵制日货活动。1919年弃学南渡,执教于新加坡,并在南洋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厦门,主持华侨协会工作,担任厦门《商报》主编。1930年参加由陶铸领导的厦门劫狱斗争,是闽南地区地下组织主要负责人。1949年因叛徒出卖而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颠簸,师生们来到了西天尾镇下坨村陈国柱故居。陈国柱故居是一座清代典型七间厢平房建筑,由大厅、厢房、重厢房、石埕、围墙、大门组成。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面向九华山主峰。陈国柱、陈国桢孪生兄弟出生于故居左厢房内,由祖父母教养长大,俩人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并走上革命道路。


走进故居,正门上悬挂着一块“贡元”匾额,这是陈国柱、陈国桢兄弟的祖父陈凤苞在光绪年间考上第一名秀才时朝廷赐给的;故居两边墙面挂有郭沫若、苏华、柳亚子、叶恭绰等人的题词;左边厢房则展出了陈国桢、陈国柱兄弟的部分家具。一张张烈士照片和一件件革命遗物,深深震撼了大家的心灵。透过尘封的历史文物,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革命的峥嵘岁月。

在展览馆中,一个破旧的小皮箱格外引人注目。2011年,陈国柱儿子陈汉元特地从北京带回一个破皮箱,这就是陈国柱当年仅有的家当。1945年4月,陈国柱就带着这个皮箱参加了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


      在陈列馆中,师生们还聆听了老革命林庆春讲述陈国柱、陈国祯兄弟的英雄故事,使大家对闽中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参观学习后,师生们齐声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达了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祖国的崇敬、赞美之情,把这次红色之行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