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习近平“三进下党”故事,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湄职院青马社师生赴宁德下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研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5-27浏览次数:1705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切实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年学生学党史悟思想,铸牢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2021年5月2830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青马社师生走进宁德市下党乡开展‘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党史学习教育研修实践活动。



5月28日下午,在实践研修基地举行了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许明强书记作了强调讲话,他指出,举办党史学习教育研修班,要思政课教师和青马学员的政治理论提升、主题教育引领及担当精神培育有机融合,努力培养思想先进、勇于实践、积极奉献引领新时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并要求广大师生要认真学习追寻和中国发展同步的寿宁脚步,见证摆脱贫困的寿宁变迁,结合各自的岗位好好体会,为下一步讲好“下党故事”福建故事”,传播“福建好声音等作出自己的努力
      简短的开班仪式后,师生们认真聆听了宁德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游国斌教授作了“从救国兴国到富国强国”主题讲座。游教授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救中国、新中国为什么能夯实兴国之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为什么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什么走向强起来等四个方面,运用大量的事实、数据,深刻阐述了百年大党为什么能创世纪伟业。


529日下午,师生们冒着小雨,来到下党乡下屏峰村双凤桥,重走当年习近平走过的党群“连心路”,重温那段“坚守为民初心、党心民心一条心”的历史记忆。解说员饱含深情,声情并茂地叙说着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三进下党”的生动感人故事。当年作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顶烈日,冒酷暑,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步行来到偏僻的下党乡调研,进村入户,访贫问苦,视察灾情,慰问灾民,现场解决发展难题,为下党乡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源动力。师生们如同亲临当时情景,感慨万分。


随后,大家来到下党地标性建筑——鸾峰桥。当年习近平为切实解决下党乡贫困问题,曾经在此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通路通电等摆脱贫困的“卡脖子”难题,留下“三进下党”的感人故事。1989719日“一进下党,习近平协调筹措了72万元,用于修建公路、通电照明、改善办公条件,作为帮助下党乡摆脱贫困的第一笔启动资金1989726日“二进下党,习近平为洪灾中的百姓送来了慰问金和灾后重建资金,经受洪灾的下屏峰村开始重建家园;199687日“三进下党,已在福建省委副书记任上的习近平带来100万项目款,自此,下党乡有了第一条省际公路。坐在廊桥的长椅上,师生们认真聆听讲解,深刻体验了习近平在宁德工作生活的艰辛历程和优良作风。习近平当年头戴草帽、卷着裤腿的简朴务实形象历历在目,真挚温暖又鼓舞人心的话语言犹在耳边响起。

    

       530日,师生们一行继续深入寿宁西埔村、福安廉村参观学习据介绍,《视界看中国》这部纪录片中第一站就是西埔村,十年前有一部电影《爱在廊桥》就是在此拍摄,被誉为中国版的廊桥遗梦。西埔村因桥多而著名。有桥的地方就有风景,与水相依,是西浦人栖居的选择;桥,是读懂西浦人的秘密通道。在人口聚居的不到2000米长的河段上,分布着13座各式各样的桥桥下还有许多有灵性的鱼。在西浦的小巷间,上百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西浦村还是一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学霸村,它是南宋特赐状元缪蟾的故乡,历史上出过18名进士。参观西浦村后,师生们还唱响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同抒发爱国爱党情怀。


       当天下午师生们参观了福安廉村。据介绍,廉村是个年代久远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清水秀,风景优雅,是福建第一进士、盛唐时代薛令之的故里,也是中国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字命名的村落,是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这里保存着较好的富有闽东特色风格的城堡、居民、祠庙、官道、码头、街巷以及丰富的民间文物等,文化底蕴深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短短两天半的学习教育研修实践,通过开展实地研学、现场教学、情景体验、交流互动等学习方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师生们真切体会到习近平联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服务群众的榜样力量;也对“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和“滴水穿石”的韧性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切实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