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莆田学院徐国喜教授主讲。马克思主义副院长陈丽萍教授、部分教师代表和近150名大一新生到场聆听讲座。
徐国喜教授深入浅出地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个体组成上具有系统整体性、在产生时间上具有前后相继性、在命名形式上具有丰富多样性等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为师生们带来一场精神盛宴。
徐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个体组成上具有系统整体性,是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庞大系统和完整体系,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等诸多品质,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概括。他指出每一种精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如同繁星点点,交织成浩瀚星空。从红船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各精神要素紧密相连,共同支撑起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大厦,全方位展现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风貌与精神品质,彰显出高度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思维。
徐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产生时间上具有前后相继性,紧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主题,分别铸就了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等不同旋律的伟大精神。他详细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精神,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其核心包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等,在开创中国革命道路上具有示范性和先导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多种精神内涵,志愿军英烈们的英勇事迹为爱国主义精神注入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激励着人们追求卓越,推动创新创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涵盖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品质,对我国在科技革命浪潮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徐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命名形式上具有丰富多样性,如以地点命名的井冈山精神、照金精神,以人物命名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其内在品格和价值意蕴深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是深层内核,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是主旋律,携手人民的为民情怀是鲜亮底色,敢闯新路的开拓意识是鲜明品格,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是突出气质,崇德向善的道德品格是显著特征,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民族血脉的灵魂、兴党强党的滋养、奋勇前行的动力、团结一心的纽带以及民族复兴的号角。
此次讲座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力量,也激励着青年学子在新时代弘扬这些精神,践行使命担当,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