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我院青年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感悟东圳精神的深刻内涵,2024年11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郑秀明老师组织带领计算机2402学生赴东圳精神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临近东圳水库,一眼望去,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碧水荡漾,青山入水,白鹭齐飞,一座银灰色的大坝横亘其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东圳水库,它被人们亲切地誉为“莆田人民的大水缸”。
师生们沿着宽阔的坝头,走进坐落于东圳水库旁的东圳精神教育基地,讲解员引导师生们参观东圳精神展示馆,展示馆内的墙面上一面面浮雕重现当年建设水库的各种劳动场景;一座仿真小房子造景陈列了当年建设水库时的劳动工具和仪器设备;一幅幅照片真实记录下当时建设的动人场面……
展厅中,一张图片记录下当时两万七千名参建干部群众,像蚂蚁一样奋战在水库现场。据基地讲解员介绍,当时参建者们不惧严寒酷暑,白天一片人,晚上一片灯,工地上歇人不歇工,日夜抢战。工地战斗口号:“大雨巧干,小雨大干,阴天晴天猛干”“水高一寸,坝高一尺”。
随后师生一起观看了“和人民在一起”视频,再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从中深刻领悟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面对建设工程量浩大,地质复杂,工期短,汛期紧逼的考验,莆田人民探索新工具、新技术、新方法,仅用了一年零十个月完成水库建设,诉说着“党群一心修水库,清风正气赢民心,担当为民践初心”的水利故事,弘扬时代新风,并倡导公众“节水、爱水、亲水、护水”。
参观完东圳精神教育基地,郑秀明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东圳精神教育基地文化广场上,为同学们讲解“思源亭”三个大字其中的蕴意,希望同学们要谨记饮水思源,不忘60多年前为建设水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前辈。袁欢、张承两位同学为大家讲述东圳水库建设中的生动感人故事。活动中还举行了有关东圳水库小知识抢答,让我们更深刻了解到东圳水库建设的那段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历史,它不仅体现了莆田人民的智慧与勇气,也展现了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莆田人民不断前行,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