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2025年3月25日晚青马社在信息楼南110举办《红岩》读书分享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傅婷红老师以“红岩魂: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为主题,深入解析经典长篇小说《红岩》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青马社社员、院学生会组织部成员及部分学生代表参与活动。
读书会上,傅婷红老师从《红岩》的创作背景切入,讲述了作者罗广斌、杨益言以重庆解放前夕革命志士狱中斗争的真实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笔触镌刻革命记忆的历程。通过分析“人物推动情节”的写作手法,傅老师串联起许云峰、江姐、小萝卜头等经典英雄形象。她以许云峰“茶园交锋”中展现的智慧与果敢、渣滓洞革命者面对威逼利诱的坚贞不屈为例,生动还原了红岩精神的斗争本色。在解读江姐受尽酷刑仍高呼“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片段时,傅老师将其与当代“燃灯校长”张桂梅的奉献精神相呼应,强调红岩精神跨越时空的感召力。
活动现场通过影像资料再现了渣滓洞的艰苦环境:阴冷的牢房、发霉的饭食、特务的酷刑……革命者“把牢底坐穿”的豪情与乐观令人动容。小萝卜头“永生少年”的形象更是成为焦点——这位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用铅笔头绘出希望,与当代青年展开“时空对话”,象征信仰之火永不熄灭。此外,傅老师结合叶挺《囚歌》、陈然《我的自白书》等作品,剖析红岩文化中“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的核心要义,并着重解读“狱中八条”的历史警示意义,强调其作为共产党人“政治遗嘱”的现实指导价值。
傅老师指出,红岩精神既是烽火年代的“烈火真金”,更是民族复兴的“精神罗盘”。从渣滓洞铁窗下的学习小组到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从狱中绣制红旗到守护五星红旗的荣光,红岩魂始终是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精神富矿。红岩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晶,其“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的核心要义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她希望青年学子们要以红岩精神为指引,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勇担使命,让“红岩魂”的火炬照亮前行之路。
本次分享会以沉浸式讲述引发热烈反响。在场学生纷纷表示,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与深刻的学理阐释,深切体会到红岩精神的磅礴力量。学院青马社将持续开展红色经典品读活动,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焕发永恒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