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 爱分享|马克思主义学院蔡松怡老师开展《习近平讲故事》读书分享会

发布者:陈静怡发布时间:2025-05-14浏览次数:10


2025514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蔡松怡老师信息楼南110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之旅-《习近平讲故事》读书分享会

《习近平讲故事》一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深邃思考和人民情怀。蔡松怡老师指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让听众从心底产生认同,才能真正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

读书会伊始,蔡松怡老师以“苏共垮台‘竟无一人是男儿’”为切入点,开启了一场关于信仰、信念、信心的探讨之旅。她指出,理想信念犹如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缺失了就会得“软骨病”。

随后,蔡松怡老师以泰山快活三里十八盘的生动比喻,形象地阐释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她指出,就像登山者在快活三里容易松懈一样,党员干部在取得成绩时也容易产生懈怠心理。蔡老师结合2025年全国两会后全党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分析当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在“木桶底板有洞就装不了水”故事中,蔡松怡老师指出,我们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她着重强调了防控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要有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以中美关税战为例,中国展现出的忧患意识和未雨绸缪,正是加固底板的生动体现。此外,蔡老师还提到“速生树做不了扁担”的故事,年轻干部只有在基层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分享过程中,蔡松怡老师播放了村支书利用短视频整合带动文旅的视频,并提问大家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肯定了这种创新举措对基层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分享做人之道时,蔡松怡老师讲述了“慎独慎微”的小故事。她引用康熙“一个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修慎独,另一个是在我们内心的隐微之处修慎独”以及“之江心语”中“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的话语,强调了慎独慎微在个人品德修养中的重要性。

此次读书分享会蔡松怡老师结合生动的故事,抽象的理论变得可知可感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领悟到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也为大家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