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建清老师在公教二北102教室为宝玉石鉴定与加工2401、2402班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六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学院副院长阮春高深入教学一线现场听课。
陈建清老师运用“一带一路”建设、全球抗疫合作等生动案例,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他指出,这一理念植根于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思想传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教学中陈老师结合湄洲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实践价值,强调青年学子应培养国际视野与责任意识。
阮春高副院长全程专注记录教学细节,对教师采用“案例导入-理论阐释-小组讨论”的教学设计表示肯定。课堂上,同学们还围绕“数字时代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开热烈讨论。阮副院长特别赞赏陈建清老师运用本地特色的素材作为教学案例,使抽象理论形象化,有效提升了课堂感染力。
本次听课活动展现了学院领导干部落实“深入教学一线”的务实作风,也是贯彻“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将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更好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