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至30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追寻领袖足迹、担当强国使命”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赴泉州德化、安溪等地,围绕陶瓷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实践、红色基因赓续、茶文化发展等主题,通过参观研学、实地调研、交流研讨、思政微党课等多种形式,深入感受传统制陶技艺的千年魅力,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体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探寻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聆听思政课,感悟领袖足迹的发展启示
1996 年 8 月 21 日至 22 日、2001 年 4 月 19 日,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两次到德化考察调研,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方向、提供遵循、注入动力。28 日上午,实践队在德化党校培训中心,聆听了中共德化县委党校连贵斌老师主讲的思政课《习近平的德化足迹和发展启示》。
连贵斌结合具体案例与详实数据,从 “赤诚情怀:德化足迹”“牢记嘱托:引领发展”“发展启示:担当作为” 三个维度,详细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先后深入德化陶瓷博物馆、协发建白陶瓷有限公司(今陆升集团)、佳美集团等单位考察调研的历程。实践队员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切身感受到德化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陶瓷产业为核心的振兴之路,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与为民办实事的深厚情怀。
探秘千年瓷都,领略陶瓷非遗的传承创新
28 日下午,实践队开启德化陶瓷探秘之旅,先后走访德化陶瓷博物馆、顺美陶瓷文化大世界、陆升集团,从文化传承、工艺创新、产业发展等多维度展开调研,助力师生深入了解德化制瓷历史与白瓷文化,并亲身体验传统制瓷工艺。
在德化陶瓷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师生穿梭于各展厅,系统梳理德化陶瓷从起源到兴盛的千年历程,全面呈现其烧制技艺的发展史与贸易史。走进顺美陶瓷文化大世界,风格各异的陶瓷作品生动诠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让师生直观领略陶瓷制作技艺的非遗魅力,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陆升集团,现代化生产设备与规范化管理模式,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科技创新为德化陶瓷产业注入的强劲发展动能。
瞻仰红色旧址,筑牢教育初心与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德化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29 日上午,实践队前往中共德化支部旧址 “豹尾堂” 与戴云之战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教育。
师生们怀着崇敬之心,仔细参观豹尾堂内的陈列展览。展馆通过历史影像、实物展示、场景还原及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生动再现了当年德化党组织领导革命斗争的壮阔历程。当地老红军后代深情讲述中共德化支部成立的时代背景及革命先烈英勇奋战的感人故事,让师生深切感悟以唐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戴云之战纪念馆,丰富的历史资料与逼真的场景还原,帮助大家深入理解这场战役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师生们不时驻足沉思,纷纷表示要传承革命优良传统,筑牢教育初心与使命担当。
聚焦科技赋能 探寻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路径
29 日下午,乡村振兴现场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在德化县乡村振兴传习所,师生们追寻总书记的足迹,在讲解员引导下依次参观 “学而时习”“德化足迹”“瓷都新生”“如瓷出色” 四个展区,通过图文、实物等展示,深入了解德化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在安娜茶油产业园,师生们参观茶油生产全流程,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深刻认识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必须立足地方特色,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0 日上午,实践队赴安溪县继续研学。在福建八马茶叶有限公司,师生们参观现代化茶叶生产线与产品展示厅,详细了解茶叶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直观感受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与品牌的驱动力量。在安溪县循迹奋进主题教室,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师生全面了解安溪县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随后,安溪县委党校易晖凌老师以《贯彻落实“三茶”统筹理念,持续提升区域品牌价值》为题,讲授了一堂精彩的思政微党课。她从“文化引领,拓展安溪茶业新内涵”“产业强链,激发安溪茶业新动能”“科技赋能,焕发安溪茶业新活力”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近年来安溪县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链,精心打造“中国茶都”品牌的实践路径。
汲取奋进力量,勇担强国建设时代使命
此次德化、安溪之行,青马师生在体验式、沉浸式的实地学习中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进一步增强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责任担当。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践,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深切感受了陶瓷文化、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非遗魅力,见证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未来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密切关注产业需求,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 “强国有我” 的青春誓言。